|
固定废气排放源监测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及其对策高湿烟气给监测工作带来了2个方面的问题。就采尘方面,在一定的条件下,湿烟气会造成玻璃纤维滤筒潮湿,从而使采样系统阻力增大,阻力增加到一定程度可能出现烟尘不能在等速情况下进行采集,采集仪器负荷过高采样过程中断,滤筒无法承受压力破裂,采样滤筒湿烂无法正常取出等一系列的问题。另一方面,SO2易溶于水,在SO2测试过程中,烟气从温度相对高的烟道中抽出,在常温或低温环境下水蒸气凝结成水,SO2溶于水中形成不易挥发的硫酸从烟气中分离出去,因此测试的数据普遍偏低。 锅炉烟气在管道内的流动是由锅炉炉膛、除尘器、鼓风引风、管道组成的系统运行,是在一定的外在动力下流动,流体力学参数由多项因素形成,因此高负压不单单是由于测试点位区域烟气流速过快造成。
静电除尘器是工业污染源普遍采用的除尘设备之一。静电除尘的原理是使内部颗粒带上高压静电,通过正负电极相吸的规律去除烟尘。但没有去除的颗粒有可能带有静电,通过测量烟温的信号线传导到主机上并对电子器件放电,造成仪器工作不正常甚至损坏。 在锅窑炉监测中,采样枪是监测环节的前端核心技术。通过改进采样枪内部结构和工作方式,克服高湿度气体对固态及气态污染物监测结果准确性的影响。
为了减少高负压烟道对测试的影响,一种方案是利用烟尘采样系统的大泵来克服烟道的负压阻力,在气体的通道中设计一种多通路装置,可使采尘泵连接到烟气采样枪上,再用烟气采样的小泵连接到多通路装置上采集进入装置中的气体。 一般仪器采用取样管接地、抗静电雷击的电子防护器件等措施,但都不能很好地解决静电对仪器的干扰问题。对此,在原有EMC设计工艺,综合应用光电隔离、瞬态干扰抑制、EMI滤波、屏蔽接地等综合技术基础上,对静电的泄放途径进行了改变,传统的泄放方法是将静电导入电源,静电的累积影响了电源的正常工作,致使仪器的电路板甚至CPU损坏而使仪器无法正常工作,经过试验,将静电导入仪器外壳,通过仪器内大体积泵的金属外壳以及仪器外壳接地的方式将静电泄放,针对此方案已经做了大量的试验,并取得了初步的成功;此外,采用取样管与主机间的工业级ZigBee无线通信模式,该技术的应用减少了主机和取样管之间的连接,进一步从根本上杜绝了烟道静电对采样仪器的影响。 随着废气治理方式的改进和治理技术的进步,引起了废气排放状态的复杂变化。在废气治理过程中经常出现排污系统高正(负)压、高湿度,污染物浓度低等现象,从而造成监测结果不准确甚至与客观值相反的问题。因此,建议企业综合考虑气体压力、湿度、污染浓度的因素,选择符合环境监测要求在线监测设备。 此外,仪器选择要符合监测工作的需要,除自身准确性、稳定性能外,充分考虑广泛的适用性,尤其对特殊环境的适应。锅(窑)炉和排放装置经常安装在连续的生产环节当中,不是一个独立的单元,且经常处在易燃易爆、强腐蚀的环境中,因此监测仪器应具备防爆、耐腐蚀等特点;对同一排放源所含的不同因子在监测过程中应做到同步监测、量化体现,不应该存在较大时间跨度,才符合监测数据同一性的要求。
|